“黔”“薪”之旅 | 上外新传师生赴贵州开展田野调查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3-09-05

 “黔”“薪”之旅 | 上外新传师生赴贵州开展田野调查纪实(二)


718日,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师生一行自册亨县斗折北上,先后赴安龙县、贞丰县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考察,进一步探寻贵州黔西南的文化根脉、振兴故事与红色精神。



文脉传承 历史汇聚

调研团队一行第一站来到安龙县。依傍着安龙城南栀峰,兴义府试院与安龙一中、安龙一小两所学校毗邻而立,古今遥望,彰显着贵州西南部的文脉传承。兴义府试院是贵州省唯一留存下来的科举考试场所,为清代一段时期盘江流域诸县学子参加府试(即考秀才)之地,是清代贵州西南部教育的龙头基地。近代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少年时代也于此地求学,考取功名。

此外,安龙县还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名城,见证了南明政权的兴衰更迭。此地不仅建有南明历史博物馆,还成立了南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充分挖掘安龙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现如今,半山亭下,招堤之畔,众多居民携子同游,话历史,品古文,赏荷花,惬意自在。据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贺天然介绍,未来,兴义府试院将在现有建筑内更新展陈内容,安龙南明历史博物馆也将继续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让安龙的文物活起来,也将安龙故事代代传承下去”。


赓续非遗 赋能振兴

在安龙县古色古香的街道旁,一间名叫“蓝布谣”的非遗工作室吸引了考察团队的目光。工作室内陈设有各色的蜡染、扎染服饰与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创产品。据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公司不断外出考察,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民间传统编织的布料为原材料,运用蜡染、刺绣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将布依族的特色元素与安龙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积极开发创作文化创意产品,展现地域特色与文化魅力。

谈及文化产品的输出与传播,负责人表示受人员稳定性和拍摄成本的影响,蓝布谣在新媒体的传播层面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他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文化交流与输出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文化产品需要沉淀,慢慢来才是最稳的发展”。

据悉,蓝布谣发展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产品不仅频上货架,还进学校、出海外,让更多的人通过一块小小的蓝色布料,了解到背后的黔西南民族风情与非遗文化。此外,该工作室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不仅保证了150余位“绣娘”的稳定就业,还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吸引并鼓励公司附近的妇女掌握产品生产技能,以计件方式让她们在家就能将手中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品味古城 铸就信仰

随后,调研团队一行来到位于贵州西南部的宝藏古城——贞丰县。贞丰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成就了一座人杰地灵的魅力古城。据当地文化馆副研究员毛天松介绍,贞丰不仅有双乳峰、三岔河、龙头大山、北盘江大峡谷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更有保留传承着包括“布依铜鼓十二则”“布依勒尤”“布依服饰”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宝藏城市。

在贞丰县文保中心文博馆员刘守美的带领下,调研团队走进了位于贞丰古城中的贞丰红军长征陈列馆,沉浸式重温红军长征之路。刘守美重点讲解了“抢渡北盘江”、“兵出铁索桥”这两大战略行动,用生动的语言还原红军伟大长征的历史场景,为师生们搭建了一条走向红色历史的桥梁。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军小故事,师生们得以更直观、更深入地感受到红军与贞丰人民之间的军民鱼水情深。

在挖掘红色文化的同时,贞丰县还进一步盘活贞丰古城内的旅游资源,推动古城历史风貌还原,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红色文化与古城文化积淀交融,促进贞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过程中,古城贞丰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臧绍敏全程陪同并就城乡发展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前往兴仁市、兴义市等地,调研红军战斗遗址、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等重要内容,围绕“党建+国际传播”战略,以新闻人的视角持续记录、讲述、传播黔西南大地上的生动文化故事。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234cc)